用 Google Stitch + Figma MCP + Claude Code 從設計到建立網頁使用 Prompt
大家好!今天我們要來玩一個非常酷的組合技,將多個強大的 AI 工具串連起來,實現從設計稿到網頁程式碼的自動化流程。
本篇文章將會涵蓋以下重點:
- 使用 Google Stitch 快速產生網頁設計概念稿。
- 將 Stitch 設計稿匯入 Figma。
- 設定 Figma MCP,讓 Claude Code 能讀取我們的設計。
- 下達一個指令,讓 Claude Code 自動完成切版與圖片下載。
前言
在這個 AI 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,我們運用 AI 工具,能夠大幅縮短從網站設計到程式實作的流程。透過 AI 不僅提升了開發效率,更能確保設計理念完整呈現。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市面上已有 firebase studio、blot.new、lovable 等工具,可以直接輸 入 prompt 就產生網頁,但這些趨向一鍵式、自動生成的流程,往往犧牲了掌控細節的自由度
我們要介紹的解決方案
相較之下,接下來我們要介紹一套結合 Google Stitch、Figma-Context-MCP(由 GLips 維護)以及 Claude Code 的工作流程。
簡單的說法就是,透過 stitch.withgoogle.com 我們可以借助自然語言,快速生成介面與前端程式草本。接下來藉由 GLips/Figma-Context-MCP,讓 Claude Code 或 Cursor 等 AI agent 模擬抓取 Figma 的設計 metadata,並將其轉換為 AI 易掌握的 layout 與 style 內容。
這套流程的優勢是什麼?
這套流程相較於純粹 prompt 生成網頁的方式,具有以下優點:
- 保有設計圖的精確性:不會因為 AI 理解偏差而失真
- 不丟失元件層級與樣式資訊:完整保留設計的結構化資料
- 允許細節控制:在設計前、設計圖階段與實作程式中,能夠擁有更多控制權
為了達成這個目標,本文將逐步拆解整個流程,帶你從 prompt 撰寫到建立網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