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perClaude 使用者指南
🎯 簡單的真相
在看似複雜的背後,SuperClaude 的使用其實很簡單。
你不需要學習所有的指令、旗標和 Persona。直接開始使用就對了!🎈
SuperClaude 有一個智慧路由系統,會試圖弄清楚你的需求:
- 輸入
/analyze some-code/
→ 它會挑選合適的分析工具 - 詢問有關安全性的問題 → 安全專家會自動啟用
- 處理前端工作 → UI 專家會接手
- 除錯某個問題 → 調查模式會啟動
學習於使用中自然發生 - 你會自然而然地發現有效的方法,而無需先研讀手冊。
下面的詳細指南呢?它們是為當你想要了解剛才發生了什麼,或想更深入探索時準備的。但老實說?大多數時候,你隨意發揮就好。😊
長話短說:安裝它,在你的程式碼上試試 /analyze
或 /build
,然後見證奇蹟發生。
一份全面性的指南,幫助你有效地理解和使用 SuperClaude v3.0。但請記住 - 你可以直接跳過,馬上試用!
🚀 從這裡開始
想跳過閱讀,直接開始嗎? 這是你的 2 分鐘入門:
# 在 Claude Code 中試試這些指令:
/sc:help # 查看有哪些可用指令
/sc:analyze README.md # SuperClaude 分析你的專案
/sc:workflow feature-prd.md # 從 PRD 產生實作工作流程 (新功能!)
/sc:implement user-auth # 建立功能和元件 (v3 新功能!)
/sc:build # 帶有自動優化的智慧建置
/sc:improve messy-file.js # 自動清理程式碼
剛才發生了什麼? SuperClaude 自動地:
- 為每個任務挑選了合適的工具 🛠️
- 啟用了適當的專家 (安全、效能等) 🎭
- 應用了智慧旗標和優化 ⚡
- 提供了基於證據的建議 📊
看到有多簡單了嗎? 無需學習 - SuperClaude 會處理複雜性,讓你無需操心。
想了解它的運作原理嗎?繼續閱讀。只想繼續實驗?那就動手吧!🎯
歡迎與概覽 👋
SuperClaude 到底是什麼? 🤔
SuperClaude 讓 Claude Code 在開發工作上變得更聰明。你得到的不再是通用的回應,而是來自不同領域專家(安全、效能、前端等)的專業協助。
老實說:我們剛發布 v3.0,它才剛結束測試版。就其功能而言,它運作得相當不錯,但隨著我們不斷改進,你應該會預期到一些不完善之處。我們打造這個工具,是因為我們希望 Claude Code 對於真實的軟體開發工作流程更有幫助。
最棒的部分? 你不需要管理任何這些複雜性。只要使用像 /analyze
或 /build
這樣的正常指令,SuperClaude 通常會弄清楚該讓哪些專家參與,以及該使用哪些工具。🪄
SuperClaude 增加了什麼 ✨
🛠️ 17 個專業指令
- 規劃工具:
/workflow
(新功能!)、/estimate
、/task
- 開發工具:
/implement
、/build
、/design
- 分析工具:
/analyze
、/troubleshoot
、/explain
- 品質工具:
/improve
、/cleanup
、/test
- 還有用於文件、git、部署等的工具
- 你只要使用它們 - SuperClaude 會自動處理複雜性
- 新功能:
/workflow
指令,用於從 PRD 到實作的規劃 - 新功能:
/implement
指令,用於建立功能 (恢復 v2 的功能)
🎭 11 個智慧 Persona (知道何時該介入)
- 能夠適應不同領域行為的 AI 專家
- 根據你的請求自動啟用 (安全專家處理安全任務等)
- 提供手動控制,但通常不需要
- 把它想像成擁有一個知道何時該幫忙的完整開發團隊
🔧 MCP 伺服器整合 (智慧外部工具)
- Context7:官方函式庫文件查詢
- Sequential:複雜的多步驟分析
- Magic:現代 UI 元件產生
- Playwright:瀏覽器自動化與測試
- 在需要時自動連接 - 你不需要管理這些東西
📋 增強的任務管理 (在幕後進行)
- 使用 TodoRead/TodoWrite 進行進度追蹤
- 使用
/task
進行多會話專案管理 - 使用
/spawn
進行複雜的編排 - 使用
/loop
進行迭代改進 - 大部分是自動的 - SuperClaude 會追蹤你在做什麼
⚡ Token 優化 (智慧效率)
- 當情境快滿時進行智慧壓縮
- 用於高效溝通的符號系統
- 針對大型操作的效能優化
- 通常在需要時為大型專案啟用
目前狀態 (v3.0) 📊
✅ 運作良好的部分:
- 安裝系統 (完全重 寫,可靠性大大提高)
- 包含 16 個指令和 11 個 Persona 的核心框架
- MCP 伺服器整合 (大部分運作正常)
- 基本的任務管理和工作流程自動化
- 文件和使用者指南
⚠️ 仍在改進的部分:
- 這是一個初始版本 - 預計會有錯誤
- 某些 MCP 整合可以更順暢
- 並非所有操作的效能都已優化
- 一些進階功能是實驗性的
❌ 我們移除的部分:
- Hooks 系統 (變得太複雜,將在 v4 回歸)
我們對 v3 作為一個基礎感到相當滿意,但絕對還有改進的空間。
運作原理 🔄
簡單版:你輸入像 /analyze auth.js
這樣的指令,SuperClaude 會處理剩下的事。
稍微詳細一點的版本:
- 智慧路由 - 分析你的請求內容
- 自動專家選擇 - 挑選合適的專家 (安全、效能等)
- 工具協調 - 在有幫助時連接到外部系統
- 品質保證 - 確保建議是可靠的
你看不到任何這些複雜性 - 感覺就像 Claude 在開發方面變得更聰明了。
好處是,這大部分是自動發生的。你提出請求,SuperClaude 試圖找出一個好的方法,並用適當的工具和專業知識來執行。通常不需要設定 - 只希望有更好的結果。✨
快速功能概覽 🎯
元件 | 功能 | 了解更多 (可選!) |
---|---|---|
指令 | 15 個會自動啟用的專業工具 | 指令指南 |
旗標 | 大部分會自動啟用的修飾符 | 旗標指南 |
Persona | 11 個知道何時該幫忙的 AI 專家 | Persona 指南 |
MCP 伺服器 | 在需要時連接的外部整合 | 本指南 |
模式 | 3 種適用於不同工作流程的操作模式 | 本指南 |
編排器 | 讓一切運作的智慧路由 | 本指南 |
記住:即使不閱讀任何這些指南,你也可以有效地使用 SuperClaude。它們是為當你對其運作原理感到好奇時準備的!🎪
核心元件 🧩
SuperClaude 由幾個相互連接的系統組成。以下是每個元件如何融入整體架構。
指令:你的工具箱 🛠️
指令是處理特定類型開發工作的專業工具。你得到的是針對不同情境的專用工具 ,而不是通用的「幫我處理這個」。
按目的組織的 15 個指令:
開發 🔨
/build
- 專案建置、編譯、打包/design
- 系統架構與元件設計
分析 🔍
/analyze
- 全面的程式碼與系統分析/troubleshoot
- 問題調查與除錯/explain
- 教育性解釋與學習
品質 ✨
/improve
- 程式碼增強與優化/cleanup
- 技術債清理/test
- 測試與覆蓋率分析
工具 🔧
/document
- 文件建立/git
- 增強型 git 工作流程/load
- 專案情境載入/estimate
- 專案估算/task
- 長期專案管理/spawn
- 複雜操作編排/index
- 指令導航與幫助
每個指令都有自己的旗標,會自動啟用適當的 Persona,並與相關的 MCP 伺服器整合。詳細範例和使用模式請參閱指令指南。
旗標:行為修飾符 🏁
旗標改變 SuperClaude 處理你請求的方式。它們就像是命令列選項,可以修改行為、增加功能或改變輸出風格。
主要旗標類別:
規劃與分析 🧠
--think
/--think-hard
/--ultrathink
- 控制思考深度--plan
- 執行前顯示執行計畫
效率與控制 ⚡
--uc
- 用於大型操作的超壓縮輸出--safe-mode
- 帶有驗證的保守執行--validate
- 操作前風險評估
MCP 伺服器控制 🔧
--c7
- 啟用 Context7 以取得文件--seq
- 啟用 Sequential 以進行複雜分析--magic
- 啟用 Magic 以產生 UI 元件--play
- 啟用 Playwright 以進行測試
進階編排 🎭
--delegate
- 啟用子代理人委派以進行平行處理--wave-mode
- 具有複合智慧的多階段執行--loop
- 迭代改進模式
焦點與範圍 🎯
--focus security
- 專注於特定領域--scope project
- 設定分析範圍--persona-[name]
- 啟用特定 Persona
旗標通常會根據情境自動啟用。例如,與安全相關的請求通常會得到 --persona-security
和 --focus security
。詳細資訊和模式請參閱旗標指南。
Persona:AI 專家 🎭
Persona 就像是擁有一支隨時待命的專家團隊。每個 Persona 都帶來不同的專業知識、優先順序和處理問題的方法。
按領域組織的 11 個 Persona:
技術專家 🔧
- 🏗️ architect - 系統設計、長期架構
- 🎨 frontend - UI/UX、無障礙、前端效能
- ⚙️ backend - API、資料庫、可 靠性
- 🛡️ security - 威脅模型、漏洞
- ⚡ performance - 優化、瓶頸消除
流程與品質 ✨
- 🔍 analyzer - 根本原因分析、調查
- 🧪 qa - 測試、品質保證
- 🔄 refactorer - 程式碼品質、技術債
- 🚀 devops - 基礎設施、部署
知識與溝通 📚
- 👨🏫 mentor - 教育、知識轉移
- ✍️ scribe - 文件、技術寫作
Persona 通常會根據請求模式自動啟用,但你可以使用 --persona-[name]
旗標進行覆蓋。每個 Persona 都有不同的優先順序(例如,security persona 優先考慮安全性而非速度)。詳細描述和範例請參閱Persona 指南。
MCP 伺服器:外部能力 🔧
MCP (Model Context Protocol) 伺服器提供超越 Claude 原生能力的專業功能。
4 個整合伺服器:
Context7 📚
- 目的:官方函式庫文件與最佳實踐
- 啟用時機:框架問題、外部函式庫使用
- 提供內容:最新的文件、程式碼範例、模式
- 範例:
/build react-app --c7
獲取 React 最佳實踐
Sequential 🧠
- 目的:複雜的多步驟分析與系統性思考
- 啟用時機:除錯、系統設計、
--think
旗標 - 提供內容:結構化問題解決、假設測試
- 範例:
/troubleshoot "auth randomly fails" --seq
Magic ✨
- 目的:現代 UI 元件產生與設計系統
- 啟用時機:UI 元件請求、前端工作
- 提供內容:React/Vue/Angular 元件、設計模式
- 範例:
/build dashboard --magic
建立現代 UI 元件
Playwright 🎭
- 目的:瀏覽器自動化、E2E 測試、效能監控
- 啟用時機:測試工作流程、效能分析
- 提供內容:跨瀏覽器測試、視覺驗證、指標
- 範例:
/test e2e --play
執行全面的瀏覽器測試
MCP 伺服器通常會自動協調,但你可以使用 --all-mcp
、--no-mcp
或特定旗標(如 --c7
)來控制它們。
元件如何協同運作 🤝
最棒的部分是當元件協同運作時:
範例:安全分析請求
/sc:analyze auth-system/ --focus security
通常會發生什麼:
- 指令:
/analyze
處理程式碼分析 - 旗標:
--focus security
指示焦點 - Persona:🛡️ security 專家自動啟用
- MCP:Sequential 提供系統性分析
- 編排器:為最佳執行效果進行路由
結果:以安全為重點的分析,具有威脅模型觀點、系統性方法和全面覆蓋。
這種協調通常會發生在大多數請求中 - SuperClaude 會試圖為你的特定需求找出工具和專業知識的最佳組合。
三種操作模式 🎭
SuperClaude 在三種不同的模式下運作,以優化開發工作流程的不同方面。了解這些模式有助於你充分利用該框架。
任務管理模式 📋
這是什麼:具有進度追蹤和驗證的結構化工作流程執行。
使用時機:任何需要追蹤和協調的多步驟操作。
運作方式:SuperClaude 將工作分解為可管理的任務,追蹤進度,並透過驗證關卡確保品質。
四層任務管理
第一層:會話任務 (TodoRead/TodoWrite)
- 範圍:當前的 Claude Code 會話
- 容量:每個會 話 3-20 個任務
- 狀態:pending 📋, in_progress 🔄, completed ✅, blocked 🚧
- 用途:即時進度追蹤,用於當前工作
# SuperClaude 通常會建立和管理會話任務
/sc:build large-project/
# → 建立:「分析專案結構」、「執行建置流程」、「驗證輸出」
第二層:專案任務 (/task 指令)
- 範圍:多會話功能 (數天至數週)
- 結構:階層式 (Epic → Story → Task)
- 持久性:跨會話狀態管理
- 用途:長期功能開發
/sc:task create "implement user dashboard" --priority high
/sc:task breakdown "payment integration"
/sc:task status # 檢查當前專案任務
第三層:複雜編排 (/spawn 指令)
- 範圍:複雜的多領域操作
- 功能:平行/順序協調、工具管理
- 用途:涉及多個工具/系統的操作
/sc:spawn deploy-pipeline --parallel
/sc:spawn setup-dev-environment --monitor
第四層:迭代增強 (/loop 指令)
- 範圍:漸進式精煉工作流程
- 功能:帶有驗證的迭代週期
- 用途:品質改進與精煉
/sc:improve messy-code.js --loop --iterations 3
# → 在週期之間透過驗證迭代改進程式碼
任務狀態管理
核心原則:
- 基於證據的進度:可衡量的結果,而不僅僅是活動
- 單一焦點協定:一次只有一個任務處於 in_progress 狀態,以求清晰
- 即時更新:隨著工作進展即時更新狀態
- 品質關卡:在標記任務完成前進行驗證
任務偵測:
- 多步驟操作 (3+ 步驟) → 建立任務分解
- 關鍵字:build, implement, create, fix, optimize → 啟動任務追蹤
- 範圍指標:system, feature, comprehensive → 新增進度監控
內省模式 🧠
這是什麼:讓 SuperClaude 檢查自身推理和決策過程的元認知分析。
使用時機:複雜問題解決、框架疑難排解、學習時刻,或當你使用 --introspect
明確請求時。
運作方式:SuperClaude 跳出正常操作,分析其思維模式、決策邏輯和行動順序。
核心能力
推理分析 🧠
- 檢查邏輯流程和決策理據
- 評估思維鏈的連貫性
- 識別假設和潛在偏見
- 根據證據驗證推理
行動順序審查 🔄
- 分析工具選擇的有效性
- 審查工作流程模式和效率
- 考慮替代方法
- 識別優化機會
框架合規性檢查 🔍
- 根據 SuperClaude 規則和 原則驗證行動
- 識別與標準模式的偏差
- 在需要時提供修正指導
- 確保符合品質標準
學習識別 💡
- 從結果中提取見解
- 識別成功的模式以供重用
- 識別知識差距以進行改進
- 建議未來的優化策略
分析標記
當內省模式啟用時,你會看到這些標記:
- 🧠 推理分析 - 檢查邏輯流程和決策
- 🔄 行動順序審查 - 分析工作流程有效性
- 🎯 自我評估 - 元認知評估
- 📊 模式識別 - 識別行為模式
- 🔍 框架合規性 - 檢查規則遵守情況
- 💡 回顧性見解 - 從結果中學習
何時啟用內省
通常在以下情況啟用:
- 需要元認知監督的複雜多步驟問題
- 當結果與預期不符時的錯誤恢復
- 框架討論或 SuperClaude 疑難排解
- 重複行為的模式識別需求
手動啟用:
/sc:analyze complex-system/ --introspect
/sc:troubleshoot "framework confusion" --introspection
Token 效率模式 ⚡
這是什麼:在保持品質的同時最大化資訊密度的智慧優化系統。
使用時機:大型操作、當情境接近極限時,或當你需要更快的執行速度時。
運作方式:基於情境和 Persona 感知的符號、縮寫和結構優化的自適應壓縮。
壓縮策略
五級自適應壓縮:
- 最小 (0-40% 使用率):具有 Persona 優化清晰度的完整細節
- 高效 (40-70% 使用率):具有領域感知的平衡壓縮
- 壓縮 (70-85% 使用率):具有品質關卡的積極優化
- 關鍵 (85-95% 使用率):保留必要情境的最大壓縮
- 緊急 (95%+ 使用率):具有資訊驗證的超壓縮
符號系統
核心邏輯與流程:
→
導致、意味著 (auth.js:45 → security risk
)⇒
轉換為 (input ⇒ validated_output
)&
和、結合 (security & performance
)»
順序、然後 (build » test » deploy
)∴
因此 (tests fail ∴ code broken
)
狀態與進度:
- ✅ 完成、通過
- ❌ 失敗、錯誤
- ⚠️ 警告
- 🔄 進行中
- 🎯 目標、目的
技術領域:
- ⚡ 效能
- 🔍 分析
- 🛡️ 安全
- 📦 部署
- 🎨 設計
啟用策略
通常在以下情況啟用:
- 情境使用率 > 75% → 啟用壓縮
- 大規模操作 → 防止 token 溢出
- 複雜編排 → 優化溝通
手動啟用:
/sc:analyze huge-codebase/ --uc # 超壓縮模式
/sc:improve legacy-system/ --uc --delegate auto # 高效的大型操作
效能目標 (仍在改進中!):
- 目標:約 30-50% 的 token 減少
- 品質:試圖保留約 95% 的資訊
- 速度:通常 <100ms 的壓縮決策
- 整合:與框架元件協同運作